谈谈写作
记录现在的我此刻对写作的一些认知,以待后续观察改进。
之所以写这篇短文,是因为我想要认真对待写作这件事了。
你有没有发现,学校似乎只会布置写作作业,却从没有一门课认真教过学生如何写作。仿佛老师们默认只要多阅读范文,就能自然学会写作似的。
学生时期,我非常害怕写作文,每次看到试卷上的数千个空格,恨不得多用几个省略号把它们填满。
近些年,我参加过两三门关于写作的课程,阅读过数本写作领域经典著作,但仍不得其门,感觉自己完全没有天赋。
后来我逐渐明白,光谈「写作」这个词,还是过于宽泛了。写作有许多类型,比如小说、散文、诗歌、学术写作等等。我想或许每个人擅长的文体不同,而我也一定可以找到自己更偏好的类型。
不过无论选择哪种类型,写作都需要有意识地练习,它终究是一种持续打磨形成的能力。
我个人将文章大致分为思辨、实践、叙事和灵感四类。其中思辨类的核心是逻辑严谨,必须查阅资料,有理有据。实践类更偏实用主义,比如易懂易模仿的操作手册。而叙事类,则是一种自我整合与复盘。至于灵感类,关键是在此情此景、此时此刻,写下想说的话。
当然,无论哪种类型的写作,有两个底线原则:保持清晰、简洁;警惕陷入知识的诅咒。
清晰简洁原则很好理解,就是精简词汇、少使用复杂句式。「知识的诅咒」是指一旦掌握了某种知识或技能,人就很难设身处地理解别人对该知识的陌生感。它会导致沟通时不自觉使用对方难以理解的概念或表达方式。写一篇文章,至少得考虑让读者能看得懂吧。
此外,写作时可以借助视觉隐喻、声音意象、丰富案例来帮助提升可读性。
写作的内容,是你的脑袋里装不下溢出的那一部分。你不可能写好你不了解的东西。 在开始写作之前,你对某个主题了解得越多,就能写得越好。同时,写作的过程将加深你对某个主题的理解,并帮助你在记忆中巩固这种理解。
写作是一种受到当前情境、内心状况的影响,而生出的表达。有时候我会想,如果小时候能被认真地教过写作,说不定会大大提升感受力,继而还能成为一个更加热爱生活的人呢。
当你不把写作看作那么困难的事情时,它就变得轻松愉快了。你只是在说你想说的话而已,你只是在把自己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变成文字。这不难呀,因为这些东西在你的身体和大脑中已经积蓄太久了,充满能量。
过去几年,我常常写给自己看,写得比较随意。有一天,我发现自己不再害怕写作了,不需要拼拼凑凑也能写出八百字小作文了。哈哈。我好像对自己有了一点信心,同时又多了一些渴望。
我相信,写作是终身受用的核心技能。写作所训练出来的论辩思考能力、精准表达能力,都是人际沟通、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。而写作恰恰是一种自递归正反馈循环,写得越多,越能从过往写作中学到经验、形成技能,这些技能反过来提升你的写作效率和质量,进而增强写作的吸引力和动力。
我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,仅仅是因为思考得更多了。但在写作风格和文本编排上,还有太多进步的空间。
那就,开始写吧。多写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