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认知天性》:记得更牢,学得更好
本书有三位作者,其中两位是研究学习与记忆的认知科学家——亨利·罗迪格和马克丹尼尔,另一位是故事作家彼得·布朗,三人合力用讲故事的方式,向人们科普高效学习原则。
本书是 11 位认知心理学家长达 10 年的研究成果,他们研究记忆与学习的关系,从人类认知规律出发,提出了一些学习方法论:如何记得更牢、学得更好。这也是将认知科学应用于教育科学的一次示范。
全书共八章,其中2、3、4三章写得较好,覆盖了最重要的知识点。书末的注释和推荐阅读资料十分详尽,有助于扩展学习。
回想一下学生时代,我们许多人都偏科严重,对于自己喜欢的学科,往往会花更多精力去学习,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学科,反而会更不愿意去学,敷衍了事。这样子进入一个死循环。如作者在书中提及:
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、效果也更持久。不花力气的学习就像在沙子上写字,今天写上,明天字就消失了。
那些不擅长的学科,也许只是因为你没有用对方法。我们来看看,认知科学家带给人类的秘密武器。
检索式学习
人们总是陷入自己制造的学习假象,自己欺骗自己。以为能背诵课文、摘抄学习笔记就等于完全理解了、会应用了。 学习知识是为了有朝一日需要时能提取使用。那么,在学习时,就把这个「储存-提取」过程跑一遍,是不是更有利于日后的提取呢?至少脑回路会留下些痕迹吧?
1992 年罗迪格教授等人做过一项研究证明「多次测验能减少遗忘」,研究人员让被试们听一段故事,里面涉及 60 个实物的名称,然后把被试分成三组,0-3 表示仅学习未测验,1-3 表示学习后测验 1 次,3-3 表示学习后测验 3 次。下图显示一段时间后,再对三组被试进行测验,3-3 的测验正确率比其他两组都高很多。
图源:http://tinyurl.com/usl2xxt
认知心理学家发现:主动检索可以强化记忆,而且检索花费的心思越多,受益就越多。他们称之为 「测试效应」。由此可见,自问自答每章末尾的思考题是多么重要。
记住 ≠ 学会了,能提取应对测试才代表真正学会。
“后刻意练习”时代
认知科学家提出了辅助学习的三种练习方式:间隔练习、穿插练习、多样化练习。
间隔练习是指将知识分割成小组块,分散到不同时间学习。 实验证明它比集中练习更有效,快速频繁练习会产生短期记忆,但长时记忆需要花时间进行心理演练。如果是间隔练习,那么每一次间隔中遗忘的内容,会经历一次重新巩固。
根据研究成果,商家开发了一些间隔记忆卡片软件,比如 Anki 是其中一款较为流行的,它依照遗忘曲线、熟悉程度制定每张卡片的复习间隔周期。每次复习根据你选择当前的记忆程度,自动确定下一次学习的日期。
穿插练习是指一次学习中使用不同内容交错练习,而非只练习某一项。 比如读书时,前后章节来回翻一翻,会比一章一章按顺序读完更有效。又比如健身时,通常是多个动作穿插练习,而非某一天只练习一个动作。这是因为一本书是一个整体,健身的目的是为了身材整体效果,同理,学习也是为了获得整体认识。整体之间是有联系的,假如我们把他们完全分割开来练习,就无法获得整体认识了。
图源:http://tinyurl.com/qk629b4
多样化练习是指进行不同种类的练习,把一种情景中学到的东西,成功迁移应用于其他情景中。 比如学习案例分析,在多个实际领域:学术、商业等情境中练习,有助于提升案例分析的技能。
即使我们知道了 3 种有效的学习方法,但事实上却难以执行。根源在于:它们太难了,不仅需要花费更多精力,而且让人感到学习收效甚慢。我们放不下「集中学习」快速带来收获的兴奋感。
知识的“滚雪球”效应
学习总是建立在已知基础上的,新知识与已知建立联系,我们才能理解和记住。这是一种“细化“学习方式。长期记忆的容量基本是无限的,你知道得越多,就越有可能为新知识建立联系。
尝试解答一个问题,而不是坐等答案出现,这被称为“生成式学习(generative learning)”。 生成式学习是一种根据已知信息,主动对未知问题进行探索和加工的学习方式,例如用自己的话重述核心观点,或者在心里演练操作过程。
图源:http://tinyurl.com/uc9bu99
小结
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加入各式各样的必要难度:测试、间隔练习、穿插练习、多样化练习、生成式学习、细化、反思等,会让学习更有效、记忆更牢靠。那么,测试几次、间隔多久、练习多少种类才能算达到必要难度标准呢?
其实,每个人的必要难度指数都不一样。必要难度是指突破舒适区一点点的难度,舒适区由你的背景知识和技能所决定。比如,间隔时间过久,你可能完全忘记了所学,那相当于要重新学习,这就说明需要缩短间隔时间,让遗忘保持在一定比率,那么每次间隔练习都能重新巩固遗忘的小部分。
了解大脑学习规律,我们都能成为自己的学习设计师。
ChangeLog
- 20200212 add 2h